說來你可能不信
,我頭回聽說"細孔放電加工"這詞兒想象下,普通鉆頭碰到超硬合金時的窘態(tài)——要么直接崩刃
,要么像老牛拉破車似的磨半天實際操作時特別有意思
這工藝最讓人服氣的是它的"好胃口"。淬火鋼
?小菜一碟。硬質合金?照樣啃得動。就連陶瓷、聚晶金剛石這些讓傳統(tǒng)刀具哭爹喊娘的材料,在電火花面前都變得"溫順"起來。記得有回參觀醫(yī)療器械廠,他們正用這個技術加工人工關節(jié)的微孔結構。技術員小王興奮地比劃:"你看這些骨長入孔,就像蜂窩似的,傳統(tǒng)工藝根本做不出這種生物仿生結構。"不過說實在的
,這技術也不是全無缺點。加工速度嘛...這么說吧,你要是急性子,估計得急得跳腳。我見過最精細的活計,進給速度每分鐘才0.01毫米——比蝸牛爬還慢!但慢工出細活不是?特別是加工那些價值幾十萬的模具時,誰敢圖快啊。車間主任老張有句口頭禪:"咱們這兒的時間最神奇的要數(shù)加工過程肉眼根本看不清
操作界面也特別科幻
,滿屏跳動的波形圖和數(shù)字。技術員小劉跟我解釋:"綠色曲線代表放電間隙,紅色是電壓脈沖..."聽得我云里霧里。不過有組數(shù)據(jù)印象深刻:加工直徑0.3毫米的孔時,電極損耗只有0.003毫米——相當于用鉛筆在石板上寫字,鉛筆幾乎不磨損!這些年我跑過不少工廠
,發(fā)現(xiàn)這技術正在打破很多行業(yè)瓶頸。像燃油噴嘴上的微孔,以前要分好幾道工序,現(xiàn)在一次放電成型。更絕的是它能加工帶錐度的異形孔,這在傳統(tǒng)鉆削中簡直不可想象。上次在模具廠見到個汽車燈罩模具,內壁布滿漸縮式微孔,陽光一照像星空般閃爍。廠長拍著機床說:"沒這玩意兒,咱們現(xiàn)在還停留在'傻大黑粗'階段呢!"不過要我說
,最顛覆認知的還是它在精密齒輪加工中的應用。傳統(tǒng)插齒工藝遇到0.5模數(shù)以下的微型齒輪就抓瞎,而放電加工卻能像3D打印似的,"點"出完美的齒形。有次我戴著放大鏡看加工完的芝麻粒大小的齒輪,齒面光潔得能照出人影隨著這兩年智能制造火熱
站在車間的玻璃幕墻前
臨走時
手機:18681345579,13712785885電話:18681345579
郵箱:954685572@qq.com